2025年4月22日,我院魔法科学团队徐珊老师带领马梓萌、冯嘉楠、王文康等四名同学受邀走进商洛市商州区第六小学,通过四组趣味实验为孩子们开启科学探索之旅。

活动在手工皂制备实验中拉开序幕。徐珊老师以"肥皂从哪里来"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,深入浅出讲解皂化反应原理后,指导大家动手制作卡通肥皂。溶解、混合、成型,当草莓味的粉色小熊皂、薄荷味的蓝色星星皂逐渐成型,孩子们举着作品说:"原来洗手皂里藏着化学魔法!"

随后的焰色反应实验化作"课堂烟花秀"。团队成员用蘸有氯化钠、硫酸铜等溶液的棉棒点燃,火焰瞬间绽放出明黄、靛蓝、绛红等斑斓色彩。"为什么不同颜色的火焰代表不同金属?"面对孩子们的踊跃提问,马梓萌同学举着元素周期表卡片耐心解释,让抽象的化学元素在跳动的火光中变得鲜活。

在人造雪环节,神奇的吸水树脂成为主角。当透明粉末遇水瞬间膨胀成蓬松"雪花",教室秒变童话世界。孩子们团雪球、捏雪娃娃,给"雪人"戴上用彩纸做的帽子,王文康同学趁机科普高分子材料特性。

压轴的玫瑰花变色实验充满温情。团队成员将白玫瑰浸入不同酸碱性溶液,花瓣依次晕染出粉红、浅紫等色彩。冯嘉楠同学借酚酞遇碱变红的原理,引导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“彩虹玫瑰”送给班主任。科学不仅有神奇现象,还能表达我们的心意。收到鲜花的老师们惊喜不已,现场洋溢着温馨的笑声。
1小时的活动中,孩子们在“做中学”深度参与,从观察现象到动手操作,从提出问题到分享成果,全程沉浸在科学探索的喜悦中。商州区第六小学副校长李亚辉表示:"大学团队带来的沉浸式科普,让课本知识变成可触摸的体验,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欲,这样的“魔法课堂”正是我们期待的科学启蒙。
此次活动是我院落实科普教育进校园的常态化实践之一。近年来,学院依托化学、材料等学科优势,组建师生科普团队走进20余所中小学,开发"实验室里的童话"系列课程,通过生活化、游戏化的实验设计,让科学原理变得可亲可感。据悉,魔法科学团队后续将推出“神奇的发光之旅”“化学拉面”等主题课程,持续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素养培育贡献高校力量。
(文/图 徐珊 编辑/曹宝月 审核/乔成芳)